为城市创文装上“最强大脑”

日前,佛山市禅城区祖庙街道网格员陆慧敏在巡查过程中,发现新城社区有公共场所的安全通道被占用堵塞,陆慧敏马上通过手机小程序汇报情况。 祖庙街道通过系统获悉后,立即派人整改处理,全过程用时不到10分钟。 这得益于禅城探索开发的“大数据+文明创建”系统,构建“全域创文一张图”,用数字化手段推动常态化、智慧化创建,有力推动了全区创文工作提质增效。 作为佛山的中心城区,禅城人口密度高、流动人口多,日处理社会事件数达到数千件,要实现文明城市创建的常态化管理、全域化推进,面临不少挑战。 有了“大数据+文明创建”系统,禅城的创文工作便装上“最强大脑”。 该系统与城市大脑、综合治理云平台等系统和平台深度融合,运用大数据、地理信息等技术手段,使创文工作有了无处不在的“眼”和“手”,为随时随地发现和处置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。 在日常的系统运行中,网格员利用手机端进行创文实地考察信息的采集、公益广告巡查登记,以及入户问卷调查;后台借助电脑对创文实地测评问题工单的流转、精神文明先进典型、文明实践活动进行管理及统计分析,大屏指挥端则展示全区的实时情况。 而现在,她只需在手机小程序上操作,就能获得快速反馈。 今年以来,禅城通过该系统巡查实地考察点位8880次、公益广告点位13541次,派发2836张工单,有效处置率达96.7%,一件件“问题清单”变成群众的“幸福清单”,转化为群众看得见、摸得着、感受得到的实惠。

2021-11-19 · 1 min

找准 落笔点绘好乐居图斑竹园街道人居环境整治引发骊园村蝶变

为切实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的工作实效,新都区斑竹园街道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持续推进,以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为目标,围绕骊园村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发力,实效解决群众身边的“急难愁盼”问题,绘制出了一幅邻里和谐、生态宜居的全新画卷。 铺开这幅新画卷,骊园村“焕新”的方法就潜藏在一笔一画间。 骊园村以“三清四改一创建”为主线,把握“共商共建共治共享”原则,大力推进“整田、护林、理水、改院”川西林盘保护修复。 目前,骊园村已完成5个院落改造、3个院落环境梳理,共涉及187户农户,院落总面积148亩。 “整个村子发生了大变化,环境变好了,住着舒服,心情也舒畅。 ” 骊园村当地的村民谈论起近来的变化满是幸福感。

2021-11-10 · 1 mi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