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秋风宝剑孤臣泪,落日旌旗大将坛。 ”这是李鸿章在签完辛丑条约以后的绝笔诗,这首诗充分表达了一个忠臣,在面临时代不可避免的悲剧之时的无奈与心酸。 其实这首诗不仅仅写出了李鸿章人生的悲剧,同时也在映照着各种为了国家而无力,回天只能悲愤死去的忠臣烈士。 在大明王朝末期也有一个人和李鸿章一样,他们面临时代的大势不可阻挡,最终只能以命相拼,并且发出绝望的誓言。 这个人就是孙承宗,他在明朝灭亡之际发出誓言,但凡有一个孙氏人,就一定要灭掉大清。 这又是一个怎样悲壮的故事呢? 就是这样一个人物生活在明朝末期,这也就注定了他的人生不会平凡。 在他的努力之下,大明对外的政策越来越明朗,越来越强硬,甚至为了坚定目标,他亲自带军出战。 孙承宗来到辽东地区,亲自加固建设关宁锦防线,并且带领11万大军出战后金军,收复400里土地。 随后又与后金军大大小小几十战,连续收复了四大关卡,让撤退的皇太极遭到了进一步的打击。 迫于无奈,孙承忠只能赶紧跑出去拯救队友,结果居然被人给包围,几次三番请求辽东巡抚赶紧来救援,结果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。 在反复劝降之下,他最终还是选择自杀殉国。 那么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应验的呢? 清王朝在绝望与泪水之中,最终向袁世凯宣布退位,而袁世凯又最终向孙中山宣布民国成立。 正如金庸先生那句话所说,相逢一笑泯恩仇,大家依旧是江湖好儿郎。 参考文献:《1901》《中国近代史》《中国通史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