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声是民间说唱艺术,对于程式、服装、动作、形态、剧本的要求都不高。 在相声的演出中,有很多根据场合即兴发挥的成分,变化的内容也很多,每一场的演出都不一样。 如果要求和音乐、戏剧、舞蹈一样。 有比较统一的演出形式,非常困难,也没有必要。 相声一直是大众文艺,通俗艺术,不是一板一眼的高雅文艺。

如果勉强在众多相声作品中,选取少部分作品,进行修改补充,请上大雅之堂,也没有什么用,因为大多数作品还是上不去。 1、高雅通俗既相对又互补 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,既需要高雅文艺,又需要通俗文艺。 而且,两者之间还在不停地相互转化,相辅相成。 3、雅俗共赏很困难,大俗大雅也是扯 本着良好的愿望,人们希望文艺可以做到雅俗共赏。 4、水至清则无鱼,相声不通俗则衰亡 民间通俗文艺,生存于民间。 相声本来不是高雅文艺,可以供着欣赏。 失去通俗这个赖以生存的土壤,相声就没有地方可以去,无处存身。 5、文艺反映社会,服务社会 文艺反映社会,相声同样如此。 相声也要服务社会,社会对相声也有要求,做好通俗文艺的本分,不要过头,社会希望各方各面都能健康发展。 其实,如果改变社会,就改变相声。 也不能说一点用都没有,相声和社会都是在发展中变化,互相影响的协同作用还是有一点的,虽然不显著。 相声讲规矩是为了观众,为了社会,最主要是为了相声自己,没有规矩的相声,会快速地无人问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