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代酷睿马上正式上市,它的两个好搭档Z690主板和DDR5内存也已经露面,甚至上市了。 细看各大厂商的发布信息就会发现,几乎所有的DDR5内存在发布时都会在频率之后挂上一串数值,也就是所谓的延迟参数,它到底是啥? 顾名思义,所谓的延迟就是内存运行时需要多久才能有所反应,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一般被列在第一个的CL值,全称为CAS(Column Address Strobe)延迟时间,内存接收到一条指令后要等待多少个时钟周期才能执行任务,它的值越小,内存对数据的反应速度越快,性能越好。 按照一般的标注顺序,第二个数是RAS(Row Address Strobe),表示内存行地址传输到列地址的延迟时间;第三个数为RAS Prechiarge(内存行地址脉冲预充电时间);下面还有Act-to-Prechiarge(内存行地址选择延迟)。 那么,为啥厂商特别重视延迟参数呢? 原因说来也简单,那就是厂商也不指望用DDR5和DDR4相比,而是和其他产品相比,比如常见的DDR5 4800的CL值是40,那么CL为36的DDR5 4800甚至更高频率内存肯定会引人瞩目。 至于为啥DDR5厂商突然开始特别爱强调延迟,大概还一个原因就是之前曾屡屡出现高频内存隐藏延迟数据,造成某些情况下性能比主流频率内存更低的情况。 对于起始频率就很高的DDR5内存,索性说明白也是让消费者放心的手段。